“你们柳家这不是欺负人吗!”
此时柳家不大的堂屋内或站或坐着好些人,最中间站着的妇人面带怒色。
“有福家的,我家知夏也是个好丫头,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,我看就这么定了吧。”屋中间坐着的中年汉子劝道。
不说还好,说起来真是一肚子气,妇人唤方翠花,是小河村季有福的媳妇,今日到这柳家也不是为了自己儿子说亲,而是为了自家的侄子季青。
这门亲事原是季青他娘与柳家妇人定的,按道理来说本不应该轮到他们来管,但这季青的爹娘前几年相继的去了,家里没个主事的大人,只能她这个大伯娘出面了。
季青娘王氏和柳家的蒋氏同一年嫁到这小河村,两人平日里多有遇见一来二去的也就相熟起来。
而后两人同年有了身孕,这下关系更加密切。
季青他爹是个猎户,家里有田地,日子比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好很多。
季青从自小就懂事长的好,蒋氏当然也会为自己的女儿打算,嫁到季家起码吃穿不愁,加上她了解王氏,王氏性子软和,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也不会被磋磨,若是几年后季家这一门好亲事可不一定轮到她,所以她凭借和王氏的关系成功的定下了。
本来也不失为一桩好亲事,等到年纪合适就可以成亲,而四年前,季父上山打猎时被野猪撞伤了,急忙拉到镇上,汤药参片吊了几日还是去了。
王氏听闻噩耗直接晕了过去,彼时她还怀着身孕以至于早产了,生下了猫儿大的小儿子,她也伤了身体,只能在日日卧床了。
当时十六岁的季青身为家里的大哥自然而然的要扛起这个家,王氏早产伤身,思虑成疾挺了两个月也随之去了,留下两月大的娃娃,还是方翠花抱回去让儿媳妇帮着奶了几个月才挺了过来。
原以为再过两年等柳家丫头年纪合适就可以成亲了,这下因为孝期只能往后延了。
而蒋氏见季家如今的样子心里早就不乐意了,她的女儿柳玉珍是第二胎生的本就比季青小了三岁,如今也是正值花季,季家那个穷窟窿是万万不能再去的。
季有福见侄子一日日沉默寡言起来,想着季家得有个女人当家,有个知心的日子总会好过些,而且这亲事本就是定好的,不能因为季家一朝没落便反悔了吧,柳家当时也是凭借着亲事不知在季家得了多少山鸡野兔打牙祭。
事实证明就是如此,等到方翠花上门提起此事,柳家却含糊其辞了,方翠花也算明白了,柳家如今是想反悔了,哪有这么简单,当初蒋氏以家里困难种种原因可是提前拿了聘礼银子,更别说那些吃的,庄户人家难道还会把吃食送给不相干的人吗。
柳家既不想吐出银子又不想把女儿嫁过来,可把方翠花气得够呛,好厚颜无耻的一家人!
过了几日,季青回村路上就这么巧的救上了一个女孩,是柳家老大的女儿柳知夏。
柳家连忙跳出来说季青与别人有了肌肤之亲想娶她女儿是不行了,要娶只能娶这柳知夏。
柳玉珍和柳知夏是堂姐妹,两人一般大,这下既不用吐出银子,又不用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,蒋氏可谓是打的一手好算盘,这才有了如今一幕,一屋子人坐在柳家商谈。
“村长,她们柳家也欺人太甚了,定好的亲事如何能换人!”其实方翠花不是认定了谁,只是她蒋氏得了好处却如此处事确实是太过了。
而柳二和蒋氏就是一口咬定两人有肌肤之亲,如何都不松动,族老和村长也不方便过于管这种事。
方翠花望了望她们的神色知道这事怕是没办法了,本想争一口气,想了想侄子,还有那姑娘,如若今日不答应怕是那姑娘因为名声也没个好日子了,终究还是应下了。
听到她应下屋子里柳玉珍狡黠的笑了,此时他们口中柳知夏也正观察这边的动静,如今的柳知夏内里芯子已经换了人,原来的早在落水的那一晚原主就高烧没挺过去,换成了由现代穿过来的农家饭庄的小老板柳知夏。
听了这么久的墙角,柳知夏也是无语住了,柳家人心思险恶,不想自己女儿嫁过去就想要原主代替,原主落水之事肯定有些蹊跷。
听见屋子里的人快散了,柳知夏穿好衣服赶忙走了出去:“金生叔,各位叔公留步。”
刚走到门口的众人停住了脚步。
“知夏丫头还没好全怎么出来了?”村长季金生关切道。
“金生叔,各位叔公,和季家的婚事我愿意嫁过去,但我有两点要求,还得麻烦金生叔,我爹在世时常提起你处事公允。”柳知夏把柳大搬了出来,只要能起到一点细微的作用就算没白说。
他爹柳大和季金生也有几分儿时的情意,果真提到他爹,季金生的神色柔和了几分:“知夏丫头你说。”
“第一件便是我嫁去季家后我要与柳家再无瓜葛,断了这门亲。”
通过原主的记忆,柳知夏知道她在柳家过得并不好,每日捡柴洗衣打猪草,干的多吃的少,柳玉珍还暗地里欺负她,柳大不在了,她也不是原主,她对柳家这些人没有一点留恋。
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更遑论不是他们的女儿,柳二和蒋氏更加无所谓,反正季家如今那么穷根本捞不到什么好处,这门亲断了也挺好,这一点他们没有迟疑就同意了。
由村长写好断亲书后两方按了手印就成了。
“这第二件,我想要回我娘的嫁妆。”
柳知夏这话一出蒋氏就脸色一变忙说道:“你娘哪有什么嫁妆,她连个娘家人也没有谁给她置办的嫁妆。”
“你头上戴的银簪子就是我娘的!”众人视线落在蒋氏头上,确实戴着一根莲花纹样式的簪子。
原主的娘虽然没有娘家人但是这根簪子确实是她带来的嫁妆。
季金生看蒋氏的表情就知道,知夏丫头说的没错:“蒋氏,人家的嫁妆你如何能戴在头上,还不快快取下来还给知夏!”
“村长!她这三年吃我的喝我的,这簪子就抵了吧。”话语中的意思仿佛就该如此。
更新时间:2025-10-25 23:37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