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文分享_精品小说_完结小说_在线TXT 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美文分享 > 都市小说 > 会“复活”的死者小说资讯

(番外) (全文)会“复活”的死者(沈铎林隽唐世钊)_会“复活”的死者小说后续全文沈铎林隽唐世钊最新章节

编辑:夕渊    发表时间: 2025-11-25 22:07

凌晨一点零七分,沈铎把车窗摇下一条缝,让海边的腥咸灌进来,像给胸腔做一次冷敷。

远处警戒灯红蓝交替,把雨丝切成碎片。法医组刚把尸体抬上担架,白色袋面紧贴面部,

勾勒出一张被海水泡得发胀、又缺了半片嘴唇的轮廓。沈铎吸了口烟,火星被雨点打灭,

他顺势把烟蒂踩进沙里,像踩灭一个多余的念头。“无名女尸,二十五到三十岁,

死亡时间三十六小时上下。”法医老贺把报告撑在伞下递给他,“溺水,

但肺里还有琥珀酰胆碱残留——先被麻痹,再被推下水,专业得近乎温柔。

”沈铎“嗯”了一声,抬眼看见殡仪馆那辆黑色厢车正掉头,

车尾新喷的银色字样被雨洗得发亮:AI面部老化实验室合作单位。

老贺顺着他的视线:“新玩具,说是能让死人开口,告诉你她六十岁长什么样。

”“死人不会开口,开口的是算法。”沈铎把报告卷成筒,敲了敲掌心,“走,去会会算法。

”殡仪馆的解剖室凌晨也不安静,排风扇嗡嗡转,像有人在屋顶练习低声部。

女尸被重新摆上台面,林隽已经戴好AR眼镜,手里托着一支带激光的扫描棒。

他个子高,口罩拉到鼻梁,露出一双学生似的眼睛,先对沈铎点了点头,算是打招呼,

又像是确认现场网速。“常规3D扫描只要十分钟,老化再跑八分钟。

”林隽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,却掩不住兴奋,“死亡后软组织肿胀会影响精度,

但我的模型补了水下浮肿权重。”沈铎没搭话,垂眼盯着尸体被掀开的头皮,

海水把发根泡成暗褐色,像枯萎的海藻。他忽然想起十年前另一具女尸,同样的长发,

同样的溺亡,最后案子滑进悬案槽,像一块冰掉进深井,至今没听见回响。

扫描棒发出细微的“滴——滴——”,激光网格在尸脸游走,所过之处留下幽绿光斑。

林隽的笔记本风扇狂转,屏幕上的进度条从3%一路蹦到100%。

随后软件自动跳转“Age→+40”模块,界面上出现两张脸:左侧是复原后的年轻女相,

右侧空白,一行灰色小字闪动:正在预测老年特征。沈铎抬腕看表,凌晨两点零五分,

窗外雨声骤大,像有人在铁皮屋顶撒玻璃珠。八分钟后,

右侧空白“叮”一声被填满——一张六十岁女性的脸自动生成:颧骨微耸,眼尾下垂,

右颧一枚褐色圆痣像不小心溅上的酱油点。沈铎的目光被钉住,他伸手放大图片,

痣的边缘清晰,算法甚至给它加了几根白色毳毛。“像谁?”林隽推了推眼镜,

语气像老师展示范文。沈铎掏出手机,亮屏搜索“袁雅琴”,

跳出最新财经峰会特写——那张脸与屏幕上的老年预测像重叠,连痣的位置都毫厘不差。

空气突然变得粘稠,排风扇的嗡嗡声被放大成耳鸣。凌晨三点,市局会议室灯火通明。

投影幕布上并列放着两张照片:左侧是袁雅琴昨夜在峰会闭幕式的特写,

右侧是AI生成的“六十岁无名女尸”。与会警员面面相觑,有人下意识摸脸,

仿佛担心自己的老年像也被算法提前扒光。“袁雅琴,四十六岁,雅琴控股董事局***,

市工商联***,去年刚拿杰出女性领袖奖。”刑侦内勤把履历念得又快又轻,

像怕惊动照片里的人,“她右颧确实有颗痣,直径约三毫米,媒体常年当‘旺夫痣’报道。

”沈铎用激光笔在红痣上画圈:“痣的误差不到一毫米,我请教过法医,

软组织浮肿不可能让一颗痣移位后又回到原点。”“AI胡诌也不是没可能。

”副支队长抱着胳膊,“网上一搜袁雅琴,算法自动把她的五官特征加权,当然像。

”林隽被临时叫来答疑,他摇头:“模型训练用的公开人脸库去掉了名人标签,

而且预测会引入随机老化噪声,理论上同一张脸跑十次有十种细节,

不可能连痣的坐标都固定。”会议室陷入短暂死寂。

沈铎打破沉默:“那就只剩两种可能:一,这具尸体是袁雅琴的未知双胞胎;二,

尸体来自另一个时空,在那里她没打美容针、没雇营养师,自然老到了六十岁。

”众人干笑两声,笑声很快被更沉重的静默压碎。清晨六点,雨停,

城市浮起一层牛奶色雾气。沈铎驱车去寰亚酒店,袁雅琴昨晚出席峰会后下榻此处。

酒店大堂的水晶灯刚熄,阳光从旋转门斜***来,照得地砖像结冰的湖面。

袁雅琴的助理拦在电梯口,说袁董七点半要飞深圳,只能给十五分钟。套房的窗帘半掩,

袁雅琴穿着白衬衫,头发挽成低髻,正用平板看美股收盘。她抬头,

目光与沈铎在镜子里相遇,右颧那颗褐色小痣像一枚被按进面团的芝麻。

沈铎把打印出的老年预测像推到她面前,镜子里那张脸瞬间褪去血色。“沈警官,

你觉得我像死人?”“像未来的死人。”沈铎语气平稳,

“我想知道你有没有流落在外的双胞胎,或者——有没有把面部数据授权给某家医美机构。

”袁雅琴合上平板,发出清脆的“啪”:“我出生普通工人家庭,

父母连B超都没做过;至于数据,我只给过一家瑞士抗衰中心,合同写明匿名化处理。

”沈铎记下中心名称,转而问:“你认识赵伯远吗?

”袁雅琴的睫毛抖了一下:“慈善总会的赵***?我们同届不同班,都是滨海实验的校友。

”“还有唐世钊?”“副局长也是实验毕业,大我们两届。”她顿了顿,声音低下去,

“那所学校十五年前就关了,学生档案被水泡过,全霉成纸砖。

”沈铎捕捉到她眼底一闪而逝的惧色,像深海鱼被探照灯照到,迅速潜回黑暗。他起身告辞,

临出门回头补一句:“最近别单独去海边,你的脸……已经被算法提前曝光了。”上午九点,

沈铎回队里递交手续,要求调取滨海实验旧档案。档案室在地下室,

通风口对着***mpsters,霉味与泔水味交织。管理员戴上棉纱手套,

从铁架上拖出一只泡过水的牛皮纸箱,箱底“嗒嗒”掉黑色渣滓。沈铎蹲在地上翻,

只找到半张花名册,纸质绵软如旧棉布,名字一栏被霉菌啃出空洞。他耐心比对,

终于找到“袁雅琴”“赵伯远”两个名字,学号相连,像被命运提前编排好的邻居。午后,

阳光毒辣,殡仪馆又送来第二具无名尸体。沈铎赶到时林隽正在啃三明治,

扫描棒搁在键盘上,像一根被临时休战的光剑。尸体是男性,三十出头,左肩胛有刀疤,

死因同样是溺水加琥珀酰胆碱。沈铎站在冷气口,看进度条走完八分钟,

屏幕“叮”地跳出一张六十岁男性老脸:花白平头,鼻梁微钩,

左眉中断——与慈善总会***赵伯远像一个模子倒出。林隽的半片吐司掉在地上,

他忘了去捡。“同一批算法,同一套权重,跑出两张本市大人物的未来遗像。

”林隽的声音发干,“如果第三具尸体出现,我赌是唐副局。”沈铎没接茬,

他忽然想起十年前那具溺亡女案,也是无名,也是海边,也是夏季。那时他刚升刑警,

满怀“命案必破”的热血,最终却在悬案卡上签字。那一页像一根倒刺,长在心里,

偶尔舔一下,血味新鲜。夜里十一点,沈铎独自回到公寓。老式楼梯灯感应失灵,

他摸着黑上到五楼,掏出钥匙才发现门缝夹着一张对折A4纸。展开,

是打印机出的黑白照片——袁雅琴、赵伯远、唐世钊的证件照并排,上面用红笔各画一个叉,

像三枚未引爆的定时炸弹。纸背有一行小字:“折叠的时间到了,别再翻旧账。

”沈铎捏着纸站在黑暗里,听见自己心跳声大如鼓点。窗外,远处海面上灯塔的光束扫过,

像一道被反复擦亮的伤口。他忽然明白,这案子不是算法出了错,

而是有人把二十年前的幽灵重新推进了生产线,让它们在今天的阳光下显影。而他和林隽,

不过是被提前写进脚本的看门人。他拉开门,进屋,把纸拍在餐桌上,打开笔记本新建文档,

标题敲下六个字:“老年脸连环预测。”光标闪烁,像一颗不肯熄灭的火星,

等待更多的黑夜来喂养。凌晨四点零九分,沈铎把那张印着红叉的A4纸塞进证物袋,

连同烟盒一起压进抽屉。窗外天色像被墨汁反复涂抹,连星光都呛得发黑。他打开笔记本,

光标仍停在“老年脸连环预测”六个字后面,一闪一闪,像催促他继续往深渊里填字。

屏幕右下角跳出邮箱提示,来自林隽,标题只有两个字:「逆向」。附件是一段加密视频。

沈铎输入林隽昨晚告诉他的动态口令——「AgeMinusT」——画面亮起。

视频明显偷录。背景是殡仪馆地下一层,无影灯惨白,扫描台上躺着第三具尸体:男性,

四十出头,左额有陈旧弹痕。林隽的声音压得极低:“这是昨夜十一点半送来的,

唐世钊的老年预测像,你准备好。”八分钟后,屏幕右侧生成一张六十岁男人脸:鬓角霜白,

眉心川字纹深如刀刻,鼻梁微钩——与公安副局长唐世钊公开证件照重叠,

误差小于两个像素。林隽把两张图透明度各调百分之五十,重合瞬间,

汗毛倒竖的咯吱声仿佛穿透音箱。镜头晃动,林隽对准自己的电脑桌面,

打开一个隐藏文件夹,命名「ReverseEngine」。

里面赫然是袁雅琴、赵伯远、唐世钊三人年轻时的证件照——二十岁左右,

背景还是老式蓝布。林隽将袁雅琴二十岁的照片拖进老化系统,却选择「负向时间轴」

:Age→-20。进度条闪跳,系统提示:「是否启用骨骼模板?」林隽点击「是」,

从子目录拖入一段匿名CT数据。生成结果让沈铎后背一凉:一张二十五岁女性脸,

与无名女尸的生前复原像重叠度百分之九十七,连右颧那颗痣的坐标都吻合到小数点后四位。

也就是说,算法把袁雅琴二十岁“倒推”成了无名女尸的“二十五岁”——时间被折叠,

死人被提前生产。视频末尾,林隽对镜头低语:“他们当年保存了骨骼粉,只要微量,

就能让AI打印出任何年龄的‘他们’。尸体不是尸体,是时间克隆。”天刚亮,

沈铎驱车直奔滨海实验中学旧址。学校关门十五年,铁门锈得发红,校牌上的金字剥落,

像被抠掉眼珠的眼眶。附近渔民说,去年台风把靠海那侧围墙吹塌,学生旧宿舍整排泡水,

如今成了野猫产房。沈铎翻门而入,鞋底踩碎瓦片,脆响在空荡走廊里来回弹跳。

他循着当年档案里模糊的平面图,找到宿舍楼地下一层——原本是储物间,铁门被撬开,

锁头扭曲如新。手机电筒扫过,地面残留积水,漂着几只死壁虎,墙皮鼓包,

像长了一身水泡。最里侧,一排铁柜被海水腐蚀出褐***花纹。沈铎戴上手套,拽开柜门,

里面赫然是三只真空封存罐,不锈钢外壳凝着盐霜。

罐体贴有手写标签:「04.17游艇事故A、B、C」

——正是二十年前春游沉船的日期。罐身连接小型UPS,指示灯还亮着幽绿光,

像不肯熄灭的海火。沈铎用物证袋分别封存罐体,寄回刑科所加急检验。当天下午,

初步报告出来:罐内为低温冻干骨粉,总量约七百克,DNA与三具无名尸体完全同源。

也就是说,有人用死者骨骼做“年龄模板”,通过3D生物打印,

把“二十岁的他们”重新制造出来,再抛进海里,让时间回到原点。夜里十点,

沈铎约林隽在港口废弃灯塔见面。月色像被海水泡坏的灯泡,昏黄而潮湿。林隽戴着兜帽,

手里拎一只铝合金箱,箱面贴着防拆封条。“我偷了核心算法和十份骨骼参数。

”林隽声音嘶哑,眼窝青黑,“他们要我在峰会结束之前,再打印两具‘老年脸’,

把舆论推向**,然后宣布系统失灵,永久封存。这样谁也不会再查二十年前的旧案。

”沈铎接过铝箱,沉沉往下坠,像抱一块墓碑。“你为什么改主意?”林隽打开手表背盖,

里面嵌着一张褪色的少女证件照——与他有七分相似。“我妹妹林筝,当年滨海实验高一,

春游名单上有她,事故后却‘下落不明’。我以为她真被浪卷走,

直到在骨粉罐看见她的锁骨切片,标签编号B。”他合上表盖,

指节发白:“他们把我妹妹的骨头磨成粉,还要我帮他们打印她的尸体,我忍不了。

”沈铎望向远处海面,灯塔光柱扫过,像一把迟钝的刀,仿佛割不开夜色。“下一步怎么办?

”“他们要我在海上养殖平**成最后两具打印,唐世钊亲自押运。平台坐标我发你,